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金秋十月,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事——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,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跑者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沿着长安街一路向西,开启了42.ng体育官网195公里的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48秒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夺得男子组冠军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海伦·奥比里摘得,成绩为2小时21分36秒。
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
本届北京马拉松赛是自1981年创办以来的第43届赛事,也是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的一届,组委会数据显示,今年共有超过12万名跑者报名,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参赛选手,其中包括来自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200余名精英运动员,赛事还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和公益跑团参与,展现了马拉松运动的广泛影响力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,更是全民健身的盛会,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,推动城市体育文化建设,展现北京的国际形象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夺冠

赛道优化,选手体验升级

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终点位于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,与往年相比,组委会对部分路段进行了优化,减少了弯道和坡度,为选手创造更好的竞赛条件,赛道沿途设置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及医疗支持,确保跑者安全完赛。

来自上海的业余跑者王先生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今年的组织更加细致,尤其是补给站的服务非常到位,让我能够顺利完成比赛。”

非洲选手包揽男女冠军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
在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半程用时1小时02分30秒,领先第二集团近1分钟,后半程,他ng体育直播继续保持稳定配速,最终以2小时05分4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小时07分16秒)提高了1分28秒,肯尼亚选手基普春巴和摩洛哥选手埃尔·拉赫比分获二、三名。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名将海伦·奥比里以2小时21分36秒的成绩夺冠,埃塞俄比亚选手耶什内·贝耶内和日本选手松田瑞生紧随其后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8分45秒获得第七名,创造了中国女子选手近年来的最好成绩。

业余跑者故事:坚持与感动

除了职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,来自北京的65岁跑者李大爷以5小时30分完成比赛,这是他连续第10年参加北马。“跑步让我保持健康,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,”李大爷笑着说,“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

本届赛事还设有公益跑团,为白血病患儿筹集善款,公益跑者刘女士表示:“跑步不仅是为了挑战自己,更是为了传递爱心,看到那么多人为公益而跑,我觉得特别有意义。”

赛事保障与科技应用

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进行,组委会联合公安、医疗、交通等部门制定了周密方案,赛道沿线部署了2000余名志愿者、500名医疗人员和50辆救护车,并首次启用无人机巡查系统,实时监控赛道情况。

科技元素也成为本届赛事的亮点,选手通过佩戴的智能手环,可实时监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并通过赛事APP查看个人成绩和排名,组委会还利用5G技术对比赛进行全程直播,为全球观众提供高清观赛体验。

马拉松经济带动城市活力

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,更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,比赛期间,北京市酒店、餐饮、旅游等行业迎来消费高峰,据不完全统计,赛事为北京带来超过2亿元的经济收益。

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马拉松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,还促进了体育与文旅产业的融合,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‘体育+旅游’品牌,吸引更多国际赛事落户北京。”

展望未来:北京马拉松的新目标

随着2024年赛事的圆满落幕,组委会透露,明年北京马拉松将进一步扩大规模,并计划申请国际田联“白金标”认证,跻身全球顶级马拉松赛事行列,赛事还将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合作,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全球化发展。

北京市市长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是城市的骄傲,也是全民健身的典范,我们将继续提升赛事品质,让更多市民和跑者感受到体育的魅力。”